1、刘多荃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芳波,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市)人,历任国民党政府第49军军长,第十、第二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联名通电起义。198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
2、万福麟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寿山,吉林省农安县(今吉林省长岭县)人,任第二十六军团军团长兼第五十三军军长,在鄂东南重创日军精锐。后随国民党政府转赴台湾,任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在台中病逝。
3、方叔洪
国民党陆军中将,名范,以字行,山东历城人,任114师师长,1939年于鲁南地区进行游击作战时阵亡殉国。
4、刘桂五
国民党陆军中将,热河省凌南县八家子村(今属辽宁朝阳)人,曾于华清池捉蒋,任骑6师师长,1938年于内蒙古阵亡殉国。
5、扈先梅
国民党陆军少将,字仲卿,河南省安阳人任306旅旅长,1937年于山东台儿庄战役中阵亡殉国。
6、何柱国
何柱国(1897-1985),别号铸戈,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重要将领。1897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广西容县杨梅镇成美村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历任国民党五十七军军长、第一骑兵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安行营副主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
西安事变爆发后,他支持张学良,拥护中国共产党于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85年9月3日病逝于北京。9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何柱国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7、董英斌
董英斌(1894-1960)字宪章,辽宁沈阳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军官教育团中将教育长,国民革命军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任总部代参谋长,坐镇指挥捉蒋行动。1949年去台湾。1960年5月4日因病于台湾逝世,终年66岁。
8、鲍文樾(1892—1980),字志一,辽宁辽城人,东北军将领。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后历任东北军26旅中校参谋,安国军第三、第四联合军团参谋长、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东北讲武堂教育长、东北特别区警务处处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鲍文樾作为张学良的代理人赴南京,负责同蒋介石联络。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参谋次长等职。
9、黄显声
黄显声(1896—1949),汉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1935年夏,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后,任他为骑兵军副军长。但他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剿共”的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磨擦的部队。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其被任命为教育长。
1936年冬,他受张的委派到河北任五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表示坚决拥护,并做好了迎战准备。就是张学良被扣之后,也未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1938年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9年11月27日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0、白凤翔
白凤翔(1897-1941)字瑞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镇人(今属河北省).1935年任东北军骑兵军106师师长。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电召白来西安,向其秘密布置了临潼兵谏的任务。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以准备让白凤翔回热河打游击为名,带领白凤翔来华清池见蒋介石,其实是为了让白凤翔熟悉华清池地形和认清蒋介石容貌。
同年12月12日,兵谏行动开始后,白凤翔指挥本部和东北军侍卫营孙铭九部直冲华清池,经过一番激战,解除了蒋卫队的武装,他的部下刘桂五并在骊山半山腰抓住了蒋介石,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张学良嘉奖。张学良被蒋扣押后,被免职。一直在北平闲居。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凤翔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战,被任命为热河省抗日先遣军总司令。1939年后半年接受了伪蒙军李守信劝降,任命他为东亚同盟军总司令。后被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长福森利柱派日本医生以看病为名,暗放毒药将他害死
扩展资料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将领主要去向:
一、死于内部争斗中
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就是否应该武力营救张学良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后演变成兵戎相见。1937年2月2日,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
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致使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二、接受国民党改编,担任改编后军队将领,赶赴抗日战场
东北军后来被国民党改编为六个军: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徵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大部分的东北军将领都在这六个军里面,改编完成后他们被调往东部、南部地区参加抗战,如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他们一直辗转全国各地,有做炮灰之嫌,在战场上,兵员损失后,也得不到补充。
三、在战争中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东北军部分将领在西安事变后就脱离了东北军,加入了共产党。有部分是在后期抗日战争获解放战争中,由于改编后的东北军在国民党内部一直受打压,有些是部队打光了,于是加入共产党。比较著名的如: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中校团长方毅,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部参谋处任二科(侦察科)中校科长解方,第五十三军六四七团团部副官沙克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其他东北军抗战名将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将领何去何从
1、刘多荃
国民党陆军上将,字芳波,奉天凤凰(今辽宁凤城市)人,1941年11月,刘多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12月兼任热河省政府主席,1943年6月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为拉拢原东北军将领为他打内战,委任刘多荃为华北“剿总”副司令、热河省政府主席,并晋级陆军上将,成为傅作义的副手。
1943年4月改任第25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5月当选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6月任第1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张垣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1月任华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1948年底赴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联名通电起义。
后任政务院参事,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副主任,民革第四、五届中央常委和第六届中央常委会顾问,民革辽宁省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是第二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
2、方叔洪
国民党陆军中将,名范,以字行,山东历城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方叔洪回国先后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支持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号召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939年初,方叔洪部随第五十一军一起进入鲁南山区,肩负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光荣使命。不久,方叔洪升任一一四师师长;同时因战功卓著被擢授予中将军衔。
1939年6月初,日军以三个师团的兵力扫荡鲁南。方叔洪指挥114师分拒莱芜,蒙阴、鲁村三面之敌,大小战斗十余次。
6月25日,在与日军激烈奋战多日后,终因敌众我寡、后援不济,在沂源县冯家场被日军包围,与数倍日寇展开血战三小时。方叔洪本人头部、腰部中弹多处,为了不落入日军手中,方叔洪自戕殉国。
战斗结束后,日军一个大队长率领日军清扫战场,发现了他的尸体,恰巧这个大队长与他是日本士官司学校的同学,因此他特地搞到一口棺材,把方叔洪的尸体装殓埋葬。后来,方叔洪烈士遗体被国民政府迁入石龙官庄的陵园。
2014年,民政部颁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方叔洪亦名列其中。民政部希望,藉此“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何柱国
何柱国(1897-1985),别号铸戈,国民党陆军中将,东北军重要将领。1897年农历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广西容县杨梅镇成美村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历任国民党五十七军军长、第一骑兵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安行营副主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第十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
西安事变爆发后,他支持张学良,拥护中国共产党于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表示祝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中央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85年9月3日病逝于北京。9月15日,全国政协在北京举行何柱国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4、黄显声
黄显声(1896—1949),汉族,辽宁省岫岩人。在沈阳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1935年夏,张学良就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后,任他为骑兵军副军长。但他一再向张进言抗日,并拒不执行“剿共”的命令。为了保存实力,他的骑兵军成了驻西北地区的东北军中唯一没有和红军发生过磨擦的部队。1936年,张学良在西安建立培养抗日骨干的军官训练团,其被任命为教育长。
1936年冬,他受张的委派到河北任五三军副军长兼一一九师师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他表示坚决拥护,并做好了迎战准备。就是张学良被扣之后,也未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1938年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1949年11月27日被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5、白凤翔
白凤翔(1897-1941)字瑞麟,热河省围场县新拨镇人(今属河北省).1935年任东北军骑兵军106师师长。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电召白来西安,向其秘密布置了临潼兵谏的任务。
1936年12月10日,张学良以准备让白凤翔回热河打游击为名,带领白凤翔来华清池见蒋介石,其实是为了让白凤翔熟悉华清池地形和认清蒋介石容貌。
同年12月12日,兵谏行动开始后,白凤翔指挥本部和东北军侍卫营孙铭九部直冲华清池,经过一番激战,解除了蒋卫队的武装,他的部下刘桂五并在骊山半山腰抓住了蒋介石,顺利完成了任务,受到张学良嘉奖。张学良被蒋扣押后,被免职。
一直在北平闲居。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凤翔来到南京向蒋介石请战,被任命为热河省抗日先遣军总司令。1939年后半年接受了伪蒙军李守信劝降,任命他为东亚同盟军总司令。后被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长福森利柱派日本医生以看病为名,暗放毒药将他害死。
张学良的去向:
西安事变后,军法会审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1937年1月4日下午,张学良又接到国民政府发布的特赦命令:“经国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议接受蒋委员长请求,张学良准予特赦,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仍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宋子文陪同张学良出席军法会审后曾说:“审判是走个手续,5天后汉卿保证回西安。”然而事实上,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即长期监禁。张学良自此失去自由。
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938年11月起被囚禁在贵州省修文县阳明洞,
1941年5月张学良转囚贵阳市麒麟洞,由于和市区距离很近,不久很多贵州人都知道张学良关在麒麟洞
1942年2月把张学良移往贵州省开阳县刘育乡囚禁,
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
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
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
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2001年10月14日逝于美国,与其妻赵一荻安葬于夏威夷檀香山!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刘多荃
百度百科-方叔洪
百度百科-何国柱
百度百科-黄显声
百度百科-白凤翔
百度百科-张学良
更多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1937年2月2日,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致使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1937年3月东北军高级将领轻率地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东北军东调的“乙案”,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的圈套。东北军遂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4月到6月,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四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二师、每师二旅的乙种军编制,仅骑兵第2军保留三个师。
更多回答:东北军将领最后的下落如何东北军将领最后的下落就是壮烈的牺牲了的
更多回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一去不复返,于是轰轰烈烈的壮举之后便揭开了千古遗恨的悲剧序幕。近20万东北军群龙无首,并在主战主和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最后竟发展到内部残杀。
1937年2月2日,不顾大局的东北军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等人杀死东北军元老派67军军长王以哲、西北总部参谋处处长徐方、副处长宋学礼和交通处长蒋斌等人。血案发生后,王以哲的至交、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了替王以哲报仇,将部队开进西安搜捕少壮派军官,诱杀了对促成东北军联共抗日有功的旅长高福源,致使内部残杀的悲剧愈演愈烈。危急关头,中共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多方做工作,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1937年3月东北军高级将领轻率地接受了蒋介石提出的东北军东调的“乙案”,钻入了各军不相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的圈套。东北军遂东调,分驻豫南、皖北、苏北地区。4月到6月,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化大为小,化强为弱,由每军四师的甲种军缩编成每军二师、每师二旅的乙种军编制,仅骑兵第2军保留三个师。
整编后的东北军有6个军:第49军,军长刘多荃,辖第105师(师长高鹏云)和第109师(师长赵毅);第51军,军长于学忠,辖第113师(师长周光烈)和第114师(师长牟中珩);第53军,军长万福麟,辖第116师(师长周福成)和第130师(师长朱鸿勋);第57军,军长缪徵流,辖第111师(师长常恩多)和第112师(师长霍守义);第67军,军长吴克仁,辖第107师(师长金奎壁)和第108师(师长张文清);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辖骑兵第3师(师长徐良)、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和骑兵第6师(师长刘桂五)。
西安兵谏后叛离东北军的第106师(师长沈克)、骑兵第10师(师长檀自新)、炮兵第6旅(旅长黄永安)、炮兵第8旅(旅长乔方)均依附蒋军另立门户。原由东北义勇军编成的冯占海的第63军番号被撤销,仅保留了第91师。另外,抗战爆发后,马占山还受命组建了一支新的部队——东北挺进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割使用于各个战场,逐步被削弱、肢解、消灭,也有一部分在战场上起义,走向了新生。
建国后的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原东北军出身的将领有25名被授予将衔,其中上将1人:吕正操;中将1人:万毅;少将23人:解方、陈锐霆、贾陶、沙克、封永顺、赵东寰、于权伸、赵承金、高存信、李觉、徐明、宋学飞、金振钟、张志毅、杨有山、张加洛、罗文、纪亭榭、管松涛、郭维城、王振乾、江潮、张学思(张学良胞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