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珍希名贵中药材化橘红GAP基地生产体系
2000年,李向明同志为了挽救处于濒危的珍贵道地广药化橘红,投入巨资,组建“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从全国相关医科、药科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了中、高级专家12人,对当时化州仅存的橘红(类)树以及其种植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本草纲目》中记载的橘红,是柚果树的一种,药名橘红正名为“正毛化橘红”,具有单一地域生长性,离开该地域则变异,失去橘红的药用价值。当年仅存的正毛化橘红树,已不足1000棵。李向明同志为了寻找繁殖、种植区,带领专家组踏遍了化州市所有的大小山头,选定化州市平定镇化橘红老区(天堂嶂)开垦3.5万亩山地创办化橘红GAP基地。运用现代生态学和农业景观学的理论对3.5万亩山地进行科学的规划,使山、水、田、林、路等要素务必处于一种纯自然的和谐系统之中。创建了化橘红、灰叶豆、草本药混种模式和檀香、沉香、化橘红、灰叶豆、儿茶混交模式,在基质和廊道的配置上按照农业景观学的理论合理设计。同时于陡坡和山顶置留次生天然林,维护物种多样性和原始生态以作基地发展研究作对照。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采用管道灌溉系统节水节能。历经五年多的努力,化橘红GAP基地已具规模,植下的1.3万亩(约26万株)化橘红树一部分已经挂果。6000亩檀香(约20万株)、沉香(约31万株)长势良好,树高达2.0米以上,置留的7000亩块状保水林发挥了良好的蓄水保土效益。由于采用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GAP技术,基地的生态环境日趋完善,根据中科院土壤生态所测试,植地土壤有机增加2.5%,重金属农残维持在垦前水平,地表径流系数减少了9.2%,土壤侵蚀减少3%。基地内各生物种群处于平衡,没有发生过大的病虫流行,生态效益初现良性。
2、产学研和谐结合,高效配置科技资源
化橘红GAP技术体系构建所涉学科较多,如:中药学、植物分类学、土壤生态学、植物保护、分子生物学、环保、生态景观学等,地处粤西山区的化州市缺乏这样的人才。作为一个民营公司只能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李向明同志利用人才的洼地效应,在广州、北京等高科技人才集中的主要城市设立科研窗口,组建化州市绿色生命公司专家组研发团队,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中医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药研究院、中山大学等生物、 中药方面的科技资源优势,投入20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先后启动100多项课题,成功了解决了化橘红GAP体系的技术难题:化橘红种质资源鉴别、保护、开发利用;化橘红生物学基础研究;化橘红DNA及化学指纹图谱构建;化橘红褐天牛生物防治;化橘红微生态环境设计与分析;化橘红有机专用肥研制;化橘红采果及加工技术工艺标准构建以及大部分的SOP条文构建。由于产学研成果显著,化橘红GAP基地先后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项工程,科技部863计划,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基金支持,还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项目支持。
3、在GAP平台上,创建现代管理模式
中药材GAP技术体系随着SOP的编结,有的学者认为GAP已经完成。但是李向明同志通过实践,发现必须在GAP平台之上创建一套现代的管理体系与之配套,才具可操作性。通过几年的运作,李向明同志先后构建了管理的软、硬件。首先应用方法工程绩效控制工程、职务机器化设计与扩充、职务设计采用社会技术系统原理,除了考虑适合性、开放性、系统整体性等元素外,强调了人的价值观,设置标准元素如:保障感;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公正待遇;从压力中解脱;有意义和有兴趣地工作;工作多样化;有竞争性地工作;自我控制、工作控制和工作地控制;自主决策的范围;学习与成长;对贡献的承认,个人品牌效应等。所设计的组织经过几年的运行证明是中药材SOP条文得以彻底执行的保障。由于职务机器化与人性化的良好结合,使化橘红GAP基地的管理与工业管理的效果无异,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反馈性、预知结果性,一改农业生产千年的陋习,使大田作业标准化、优质化。管理硬件采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对每一块地、每一品种、每一株树进行建档和动态信息采集与处理,使管理者日常操作和决策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