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洞豆饼
霞洞豆饼与它豆饼有所不同,迄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选料优良,制作精细,色鲜质嫩,清脆爽口等特点著称,是粤西著名特产之一。霞洞豆饼的来历,当地有这样的传说:隋朝,霞洞堡经常遭受外族入侵,人民群众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年初夏,正是豆熟时节,田野里,到处都是金灿灿一片。一天中午,群众正在地里忙着收获黄豆,只见一群恶魔气势汹而来,张牙舞爪要抢夺黄豆。正在这时,冼大夫人带领的军队来了,他们赶走了恶魔,夺回了黄豆。为了感谢冼太夫人的大恩大德,霞洞人民家家户户磨黄豆,做成一只只豆饼慰问冼太夫人的军队。从此后,霞洞的豆饼闻名天下,南来北往的客人来到霞洞,无不品尝一番。
岭南佳果—荔枝
2002年5月间,《广东科技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天下荔枝第一镇”——电白区霞洞镇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霞洞荔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全球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霞洞。”
该镇荔枝主要品种有:白粮罂,白腊,黑叶,桂味,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
20世纪80年末,霞洞以百里荔林,霞飞浮山,丹荔映翠,被命名为“荔映丹霞”选“电白新八景”。 据1982年该区全区文物普查考证,电白区境内远在7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秦汉时百越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隋唐时县东部、东北部、中部一带主要是瑶族人聚居,西南部至西北沿海,沿江地区则主要是俚族和壮族人活动。
汉人最早于何时徙入已很难考证,不过汉人大批移民入境当从宋代开始。宋徽宗年间(1101-1125年)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中原时有战乱,大批汉民从福建的莆田、晋江、闽县、福州、汀州等地和广东的东北部地区徙入。此外,还有神电卫驻军官兵(多为浙江人)的后裔及到此经商贸易的商贾人留居的,有到高、雷、廉、琼等州县任职的仕官退职后在此择居的——他们先后在此繁衍,于是境内的汉人数量越来越占优势,而原来的土著民族只得远徙广西和海南等地,部份则与汉人同化。
该镇民众少有迁出,该县各镇姓氏占全县姓氏人数比例数据中,崔、王二姓比例最高,至今保留颇有特色的二大族人与多姓氏和谐相处良好局面。 “年例”大过“年”,从有历史记录以来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它还让我们去追根溯源其文化与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联系,而在霞洞,自大年初六起,各村陆陆续续操办自己的年例。
霞洞镇大年例
正月十七:道光《电白区志》记载,霞洞镇有一个“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来纪念冼太夫人,活动规模大,节日气氛浓烈。每年正月从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按时举行。这里是一块纵横约三里面积的平原地貌,唐时是冼太夫人孙辈聚居的村庄,一年中有两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与“县志”中记载冼太夫人每逢元宵节出游的习惯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当地人把“年例”视为“元宵节”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迹可寻的。
每年二月二为霞洞社区的年例助,历年来规模较大。 隋朝谯国冼夫人,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第一人。她是爱国主义典范,一生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大业。她平叛乱、诛反贼,维护了岭南十余州的安定,保境安民,发展生产,有功于人民,人民崇敬她。为缅怀她的功绩,雕像建庙纪念。解放前粤西各地冼太庙有100多座,但以电白县霞洞晏公庙最为宏伟壮丽。晏公庙建在看人坡北端狮子岭向阳坡,坐北朝南,占地约1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分三殿,后殿地势高,有两尊泥菩萨。中殿面积最大,画栋雕梁,庄严肃穆。置两尊冼夫人身像,形神一模一样。前殿最低,临近庙门。
该庙由崔、王两姓共同建造和管理。庙前有一副对联: 左边是: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 右边是:分法相,庇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七日,崔、王两姓在此庙前面三里处一个叫汉人坡的平坡搭上戏台,分别聘请两广著名的粤剧团唱大戏,相互竞赛,看谁的戏台塔得高,戏唱得响。同时举行当地人叫做“走公”的赛跑活动。每年对冼太夫人的纪念活动从正月十六日一直延续到十九日,每当这个时候,南来北往的商人、看客云集这里,看戏的,做买卖的,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极一时。一九五七年,霞洞晏公庙曾出现粤桂湘琼四省100万人到来瞻仰朝拜冼太夫人的盛况。可惜,晏公庙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进行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烧毁,苏东坡等历代诗人的碑刻也已荡然无存。到九十年代后期当地民间自行筹资,在原址上简单地重修,由附近村民打点,香火四季不绝。
在各地活动中,以霞洞冯家村的圣诞活动,规格最大,影响最广。每年冼太夫人诞辰和忌辰县均组织相关活动,统称为电白冼太夫人文化节。 在高力士、杨贵妃之前,远嫁来霞洞作冼夫人第四代的孙媳妇,死后葬在霞洞狮子岭(现有墓为证)的顺政郡君许夫人,也许会给她的父亲,武则天时的中书令(宰相)许敬宗和皇帝捎拿过霞洞荔枝,最先开辟了荔乡霞洞至古都长安的“荔枝之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高力士进奉给杨贵妃的家乡美味荔枝,当为浮山岭之阳的霞洞荔枝。荣夏村委会有条“进奉”(也称为“正奉”)园村,其村落周围有许多古砖残留下来。 霞洞大村一共建了三十七座堂。民间常说它有三十六间(座的意思)半,其中崔氏二十六间半,这些祠堂大多数是坐北向南(古有“顺水祠堂逆水庙”的建筑习惯)。
东面:德明公祠
中间:崔氏大宗(即长房镇符公祠),静轩公祠,允谷公祠,谦亭公祠,贞懿公祠,端凝公祠,兰室公祠,德化公祠,崔氏宗祠(即崔氏始祖九九公祠——崔氏总祠),竹轩公祠,凤基公祠。
西面:卫南公祠,深山公祠,贞霞公祠,贞纯公祠,表凡公祠,艮位公祠,靖一公祠,直源公祠,轶群公祠,思源公祠,清泉公祠,恢度公祠,白云公祠(大风吹崩半间,剩半间)
在崔氏二十几座祠堂中,七世祖以下的居多。因三房人少,祠不多,而二房只建七世祖靖一(镇助)公祠于西面田边,建八世祖贞纯(则明)公祠于艮位公祠之左上角,共占有三座。其余崔氏宗祠,为四房和长房这两房多人的房头所建。
崔氏二房的靖一(镇助)公祠,择吉于清道光丙申(1836年)、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时开工兴建,是个特色。而八世祖贞纯(则名)公祠,乃从十六世良桢、良材之蒸尝出钱建造,亦是有异于其它宗祠之处。(崔)贞懿公祠是以八世祖崔则乾的谥号为祠名,而不是以他的排行名、字、号为祠名。其它宗祠的祠名是每有这个情况。
各祠挂有进士、举人、解元等纪功名、耀祖宗的牌匾(红底金字)。清代,崔氏书法家霞法,他写的字拿到当铺典押,可得银钱。某年,有一王氏宗祠建成,但大门横额悬空,还是未有理想的字匾挂上。崔霞法中计在洒醉中挥笔,写到“祠”字的右边,还欠“司”字内的一画一口,就猛醒起来搁笔不写。其后,其他写字也略有名气的人把欠写笔画部分补上,与他写的比较,笔力各方面都有天渊之别。后来崔氏始祖祠留有崔霞法写的横额,有“星聚遗徽”、“世泽绵长”、“教侠珠池”、“位参岳牧”等,但各额的字体表面看来是不同家的。
这些独立于居室之外的祠堂,其中轴线上的一般布局为:大门——享堂——寝室。享堂亦称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举行祭祀仪式及族众团聚之所;寝室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在祠堂前还有照壁或牌楼,画栋飞甍,煞是壮观。这些望族祠堂,往往还派专人管理。有收尝租的,有保管家谱、族谱的,有看守祠堂的,有筹备祭品的。王氏设有槐荫堂,专门办理族内人的纠纷。崔族设有董事会,亦是同类组织。祠堂的经济支柱是祭田(俗称蒸尝)。祭田是该祖祠属下全家庭的公共财产,其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祠堂祭祖的各种费用以及抚恤族众,也有用于奖学和对宗族的荣光作出巨大贡献的孝子贤孙的奖励。
为什么霞洞大村在明、清时期建了这么多的祠堂?当地的一些老人说:这里东西、南北各是一公里,前面及左右两边围着许多池圹,是“仙女撒网”、“网督”的风水宝地。历代祖先都认为每在这里建多一间(座)祠堂,即又“发一发”,更兴旺,更发达。因而竞相象投资一样。以各祖的尝租或其他什么方式集资、捐资建新祠堂(分祠),并广置祭田,以祈能有新的发达。但撇开迷信色彩,透过现象向更深层次找原因,可看到它与明、清时代,宗法制度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祭祀作为家庭的重要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祠堂成了家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征,在家规族训中,“立祠堂”、“重祭祀”一类的说教占有突出位置,是很有关的。当地的崔、王两姓是名门望族,蒸尝多,富商巨贾、名儒宿宦均有,且读儒家经典、深受理学影响的上、中层人物又多。其他族人拿这么多的钱来建这么多祠堂,办不到,而霞洞崔、王两个名门望族则可以办到,亦有这个重要原因在里面。况且清政府对此更无所限制,因而,祠堂的多多营建,便成了他们全体族人共同的主导意识。从明朝中后期至有清一代,祠堂的建置遍布霞洞大村的各个角落,共建三十七座,实得三十六座半,自然成为人们可以理解的历史现象了。 传说很久以前,电白县霞洞有一年发大旱,稻谷无收,很多百姓饿得向西南逃荒而去。当时,霞洞有个林怀兰医生,吴川人氏,也随着灾民逃荒,途中为很多灾民治病。
当林医生同灾民到了交趾国(今越南北部)关口,又同关口一位将军治好了病,将军甚为感激。
在交趾国的王宫里,有个公主患病久医无效。一日,关口将军入宫禀报:“中国有一位林医生,与灾民逃荒到关口,治好了很多灾民的病,我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公主久病不愈,不妨请他看看为好。”国王想了想,令将军请林医生入宫,为公主医病。果然,公主服了林医生开的药,几天后病情好转。国王为了答谢林医生,赠送成匣金银珠宝,但林医生婉言谢绝。
国王设晏,以国宝熟番薯款待林医生,表示最高敬意。席罢,林医生问公主:“席上番薯,能否给我一条生食?”公主答允,送给林医生一条生番薯。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捆在头发辫子里,戴上圆瓜帽子,辞别公主,转返中国。
林医生离开王宫后不久,不知怎的,国王忽然接到禀报:国宝番薯被偷出境。国王大怒,立即派关口将军追捕。林医生到边境,坐船到了江中,这时追捕的将军划船上来拦住了林医生道:“你偷国宝番薯出境,今奉命要将你缉捕。”林医生听罢,说出了为救灾民生存,取回番薯种植的心意。将军听后,深为感动,命令士兵放行,让林医生带番薯回国,自己便投江自尽了。
林医生回到了电白霞洞,把半条番薯种植,不久长出了叶子,下了薯。这番薯能耐旱种植,迅速生长,消息传开,各乡农民纷纷前来取薯苗、薯块,广泛种植,有了番薯当杂粮充饥。从此以后,番薯便从霞洞传到广东各地,传到中国的许多省份。
乾隆年间,霞洞副榜崔腾云,为纪念林怀兰医生挽救百姓饥荒的功德,率领民众在电白霞洞圩边建立“番薯林公庙”。庙建成后,每年收番薯时,当地农民挑选大条的番薯,挂吊在庙门前,以表示感谢林医生的恩德,祈祷林公保佑风调雨顺,稻谷番薯丰收,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可惜,此庙毁于文革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