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冼夫人有关的古诗词

   日期:2025-01-12 03:58:10     浏览:1367    评论:0    
核心提示:冼英冼夫人,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百越首领,一位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中豪杰,她毕生致力于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时促进了
冼英冼夫人,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百越首领,一位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中豪杰,她毕生致力于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时促进了汉越民族的大融合,成为爱国的典范。

许多当时官居高位和在岭南任职的官员纷纷赞颂冼夫人,文人雅客诗词歌赋,楹联碑刻比比皆是。

歌颂冼夫人事迹的诗词歌赋和楹联有哪些?

北宋时期,苏东坡贬琼居昌化(今儋州),期间曾经拜谒中和冼夫人庙,写有《和陶拟古·咏冼庙》一诗: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群疑。

庙貌空复存,碑板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母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余欺。

犦牲菌鸡卜,我尝一访之。

铜鼓葫芦笙,歌此迎送诗。

歌颂冼夫人事迹的诗词歌赋和楹联有哪些?
锦伞平积乱

苏轼这首诗中形象地描述了了人民打着铜鼓、吹着芦笙祭祀冼夫人的热闹场面,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坚持一心报国,为国家统一龢民众的安宁,作出了贡献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欲作铭志”告慰乡亲父老对冼夫人思念之情的意愿。

又如明代文人吴国伦将冼夫人与花木兰比较,认为花木兰的功绩不如冼夫人。诗中写道:

昔闻木兰女,忠孝两不渝。

岂及冼夫人,名高绩尤殊。

木兰代父戍,功成仅完躯。

夫人代夫将,戳力扶皇舆。

吴国伦在诗中赞扬了花木兰忠孝双全,但认为冼夫人更了不起,木兰代父从军只是为了保全父亲性命,而冼夫人代丈夫领兵打仗保全的是国家的安全。

在粤西民间的冼夫人庙宇,一般除供奉冼夫人外,还供奉两位侍女——真君曹娥和使者木兰,曹娥为东汉人,孝女,木兰为北魏人,代父从军,都是忠孝节烈的化身,据说他们都是玉帝派来帮助冼夫人完成大业的。

在楹联方面,几乎每一座冼庙都会有一副赞颂冼夫人的楹联,不少冼庙还镌刻有碑文。这些楹联和碑文也都赞扬了冼夫人的功绩。建于隋朝的高州旧城冼庙门联写道:

威镇边疆流芳百世

恩施岭表纲目三书

清代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给高州冼太庙的对联是:

两郡显奇勋仰瞻巾帼英雄冠六朝百十年人物

群生蒙厚泽永冀神灵赫濯护五岭二千里江山

在一些碑文中,有些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如清朝雷协右营都司余飞在康熙十七年任官雷阳道,途经高凉地区,看到了有关冼夫人的事迹记载。

后来在其撰写的《诚敬夫人传略记》碑文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飞出自中山武宁之后,每中夜思兴,以不能光大前业为谦。追维夫人四世勋业,彪炳于梁陈隋之间,奂食于千百岁之后,继述之怀,正自难已……项生有云:夫人虽为蛮妇,其才略气节,即世所称,烈丈夫何以加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功勋彪炳青史,因深得岭南人民拥戴而在1400多年前就被称为“岭南圣母”。千百年来,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美妙的语言赋诗作词,歌颂冼夫人的高功懿德,传扬冼夫人的伟大精神。宋代文学家、礼部尚书苏轼,宋代名臣、参资政事李光,明代诗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明代高州知府林春泽、吴国伦,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韩崶,清代高州知府陈淮、戴锡纶和化州的知州与茂名、信宜、吴川、石城(廉江)的知县,以及岭南乃至全国各地众多的古代官员、学者、才子、处士,都曾用诗词咏唱冼太夫人,留下不少名篇。一、险阻经三世,寸丹诚可表冼夫人是南朝梁、陈至隋初的高凉俚人首领。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虽有朝代更迭,但仍表现为长期南北对峙的形式。到公元6世纪末期,由于各民族长期的接触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大融合局面已基本形成,南北对立的民族矛盾逐渐趋于缓和。此时,打破南北政权的界限走向全国政治上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冼夫人在其一生中,审大势,明大义,顾全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始终不渝地推进汉俚融合,即使发生朝代更迭,面对叛乱纷扰,其一颗忠勇、赤诚之心依然坚定,全力维护南朝梁、陈和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一号令,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隋书》、《北史》、《广东通志》、《高州府志》、《茂名县志》等史志都有记载、描述。振聋发聩的是她所说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赞美冼夫人的“好心”已成为历代官员、诗人、学者作诗填词歌颂冼夫人最重要的题材。苏轼是历史上最早诗咏冼夫人的诗人,他所作的《和陶拟古九首》之五《题冼庙》全诗共十八句,正确评价了冼夫人的历史功勋,开头用“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六个诗句,赞颂重义守节的冼夫人于封地所在的岭南,在梁武帝之后建立功勋载入史册,开立谯国夫人幕府于隋文帝之时,经历梁、陈、隋三世参与治理混乱,一颗赤诚之心洁白无瑕。颂扬冼夫人“好心”的古诗句还有很多,如“夫人冯氏忠且贤,锦伞平乱功晔然”(宋代李光)、“寸丹诚可表,清白信难缁”(明代王宾)、“相传百战功,不负三朝托”(明代吴国伦)、“亲尝险阻经三世,屡策功勋表寸诚”(清代王承烈)、“中原真主经三姓,南粤孤臣矢一心”(清代黄桂乔)、“自矢孤忠传奕祀,独担艰险奠夷民”(清代韩崶)、“诚敬两字贯日月,终始三代扶鸿钧……铭功钟鼎著竹帛,夫人盛烈古未闻”(清代谭敬昭)、“力专百粤群氛净,心护南朝一寸丹”(清代方寰)、“泽润苍梧怀百越,香流巾帼冠群英”(清代黄曙光)等。比冼夫人早了一个世纪的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有“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的诗句。我们诵读上述歌颂冼夫人的诗句,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身处南北朝的时危世乱中的冼夫人精诚爱国、维护江山一统的高风亮节和忠良之心。二、抚时思将略,巾帼亦雄哉冼夫人戎马一生。据《隋书》、《资治通鉴》和清光绪《茂名县志》记载,“夫人幼贤明,多谋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隋初,高龄的冼夫人仍“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领彀骑”,护卫隋朝诏使裴矩巡抚二十余州,苍梧、滕州、罗州等百越各路首领皆来参谒,“岭南悉定”。正史和地方志都较详细地记述了冼夫人智取反叛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击溃谋反的广州刺史欧阳纥、配合隋军打败叛乱的番禺王仲宣等几大战事。明代李东阳写了一首《古乐府·为谯国而作》高度赞扬了冼夫人智取李迁仕这一战事的军事谋略。这首古乐府如此吟唱:“刺史召,君勿行。妾不知兵,能知剌史情。刺史反,君勿战。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吁嗟!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据《资治通鉴》记载,大宝元年(公元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准备响应已经反叛梁朝的侯景,他为要挟冯宝,便召冯宝。冼夫人看透了李迁仕的阴谋,劝丈夫不要去,坐看事态变化再说。几天后,李迁仕果然反梁,派骁将带兵到外地抵抗梁军。冼夫人见时机已到,便与冯宝商定计谋,先派人给李迁仕送上厚礼,谦说冯宝不敢出面,想派遣夫人参加刺史的义举,料李迁仕必定大喜而不戒备。后冼夫人按计行事,带一千多人步行挑担前往。到达对方军营的栅栏后,冼夫人便挥兵袭击,大破李军。可见,把一场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战事以古乐府的形式表现出来,另有一番韵味。清代陈淮写了一首题为《冼夫人颂》的七律:“雄名岭表著勋猷,臣事三朝宠赉优。卸甲争归陈武帝,挥戈潜袭李高州。孤忠涕泣迎新诏,百战军威决胜筹。英魄千年还庙祀,灵旗风卷海云秋。”此诗对冼夫人以其雄强威烈之名在岭南舒展谋略建树功勋、臣事三朝得到皇帝的优厚赏赐、慧眼认定陈霸先“甚得众心”而归陈、智取李迁仕、见犀杖知陈亡而集首领数千人恸哭一整日后接受新诏而归隋、百战展现军威夺得胜券、英魄归庙奉祀灵旗风卷千年,以诗的语言赞颂之,给我们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则以“三朝绣幰自天来,百战金戈向日开。保障谁如女刺史,功名能冠越王台”一诗四句高度概括和评价了冼夫人的历史功勋。“锦伞平积乱,犀渠破余疑”(宋代苏轼)、“抚时思将略,巾帼亦雄哉”(清代王士祯)、“三军壁垒司娘子,一代英雄属女儿”(清代刘世馨)、“暗计平迁仕,明眸助霸先”(清代梁璜溪)、“荡寇与除奸,所向尽披靡”(清代李承恩)等都是以炽热的情怀,讴歌巾帼英雄冼夫人“无双智勇足千秋”(清代严儒晖)的军事才能的美妙诗句,诵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三、庙貌留乡里,威严人仰止在群雄纷争割据的南北朝,冼夫人“情在奉国,深识正理”,坚决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恩威并施,使岭南地区形成安稳局面。由于冼夫人坚持不懈地言传身教、“训导子孙”,使其思想理念深深影响了她的后代,以其孙子冯盎为代表的后人也“敦崇礼教,遵奉朝化”,竭诚维护国家统一。经过冼夫人的终生奋斗,以及她的后人牢记和践行她的遗训,致使岭南保持了110多年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持续向前发展。因此,冼夫人的英雄形象成了岭南人民心中的偶像,享有崇高的威望。在她去世后,岭南人民尤其是高凉和崖州一带的人民都很怀念她,把她作为恩泽的源头和吉祥的化身,希望她能像生前一样布恩泽惠及大众、施威力卫国护苍生,于是纷纷立祠建庙纪念她,并年年按例定期祭祀,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家庭幸福。纪念冼夫人的庙祠在粤、琼、桂等省、区数以百计,尤以茂名地区最多,在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分布。很多奉祀冼夫人的庙祠也成了诗家歌颂冼夫人、抒发雅怀的地方。在笔者读过的歌颂冼夫人古诗词中,与庙祠有关的作品超过60%。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戴锡纶拜谒高州城冼太庙时题了一首七律:“天使图麟别出奇,一身岭海手维持。长雄自谢真王贵,诚敬人怀圣母慈。漫数军声慑娘子,便论家法守孙枝。只今庙貌留乡里,多少须眉拜女师。”接着,同去的官员分别次前韵和诗,九首和诗也妙句迭出,如:“巾闺也负汗青奇,朱雀分符半壁持”(百顺)、“印铸黄金开幕府,云栖白鹤护松枝”(秦沅)、“名贤器识英雄略,何限男儿有我师”(特克星阿)、“紫阳史笔千秋在,郑重当年一旅师”(冯晋恩)、“食报应看祠百世,铭功早秃笔千枝”(郑域轮)、“当年鼓吹瞻英荡,此日馨香荐荔枝”(胡岩)、“兵能定乱王无忾,律可回春母本慈”(黄凤诏)、“新恩誓报珍连袭,故主难忘杖一枝”(张大凯)、“驱除安抚略雄奇,多少生灵赖扶持”(丁暠)。清代有位名叫吴小姑的才女路过高州高凉山冼夫人庙时,为表达对冼夫人的景仰,填了一首《满江红》:“巾帼英雄,擅两世,忠贞威烈。想当日,锦幢宝伞,灵旗猎猎。钟鼓声传儋耳峒,银刀影冷骊龙穴。到而今,奇甸仰鸿慈,留旌节。千载后,钟豪杰;迎香火,平山贼。算功成告庙,雷轰电掣。都督非常谁早识,岭南奠定华夷悦。咄彼哉,将帅畏仇雠,空咋舌。”这首九十三个字的填词,自始至终都显现了才女对冼夫人的浓浓敬意。与庙祠有关的歌颂冼夫人的诗词,都从不同角度称颂冼夫人的功与德、恩与威,或因感动于冯冼“夫妇启基成大业,子孙奉职守遗箴”(清代李锡元)那段发生在岭南的历史而诗兴风发,或因沐恩于冼夫人“一生诚敬神好心”(清代谭莹)、“千年魂魄护山河”(清代李文泰)而酣歌,或抒发对“臣节著千秋,威严人仰止”(清代李承恩)的冼夫人的尊崇胸臆,或描述“年年诞节启仲春,考钟伐鼓声渊阗”(明代王弘诲)的祭祀场景,或寄托“千载高凉问遗事,白云故国青山遥”(明代林春泽)的旷远情怀,或以“山高水长阅终古,岿然冼庙同千秋”(清代许汝赓)、“庙貌留乡里,馨香亿万年”(清代梁璜溪)歌吟冼夫人圣灵永在。总之,无论什么角度,都是为冼夫人而歌,为弘扬冼夫人的不朽精神而歌。陈俊秀(作者是茂名日报原副总编辑,主任编辑)
更多回答:苏轼的诗《冼庙》: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屡渠破除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奠余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迎送诗。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功勋彪炳青史,因深得岭南人民拥戴而在1400多年前就被称为“岭南圣母”。千百年来,人们以真挚的情感和美妙的语言赋诗作词,歌颂冼夫人的高功懿德,传扬冼夫人的伟大精神。宋代文学家、礼部尚书苏轼,宋代名臣、参资政事李光,明代诗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东阳,明代高州知府林春泽、吴国伦,清代刑部尚书王士祯、韩崶,清代高州知府陈淮、戴锡纶和化州的知州与茂名、信宜、吴川、石城(廉江)的知县,以及岭南乃至全国各地众多的古代官员、学者、才子、处士,都曾用诗词咏唱冼太夫人,留下不少名篇。
一、险阻经三世,寸丹诚可表
冼夫人是南朝梁、陈至隋初的高凉俚人首领。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虽有朝代更迭,但仍表现为长期南北对峙的形式。到公元6世纪末期,由于各民族长期的接触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大融合局面已基本形成,南北对立的民族矛盾逐渐趋于缓和。此时,打破南北政权的界限走向全国政治上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冼夫人在其一生中,审大势,明大义,顾全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始终不渝地推进汉俚融合,即使发生朝代更迭,面对叛乱纷扰,其一颗忠勇、赤诚之心依然坚定,全力维护南朝梁、陈和隋朝对岭南地区的统一号令,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隋书》、《北史》、《广东通志》、《高州府志》、《茂名县志》等史志都有记载、描述。振聋发聩的是她所说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赞美冼夫人的“好心”已成为历代官员、诗人、学者作诗填词歌颂冼夫人最重要的题材。苏轼是历史上最早诗咏冼夫人的诗人,他所作的《和陶拟古九首》之五《题冼庙》全诗共十八句,正确评价了冼夫人的历史功勋,开头用“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六个诗句,赞颂重义守节的冼夫人于封地所在的岭南,在梁武帝之后建立功勋载入史册,开立谯国夫人幕府于隋文帝之时,经历梁、陈、隋三世参与治理混乱,一颗赤诚之心洁白无瑕。
颂扬冼夫人“好心”的古诗句还有很多,如“夫人冯氏忠且贤,锦伞平乱功晔然”(宋代李光)、“寸丹诚可表,清白信难缁”(明代王宾)、“相传百战功,不负三朝托”(明代吴国伦)、“亲尝险阻经三世,屡策功勋表寸诚”(清代王承烈)、“中原真主经三姓,南粤孤臣矢一心”(清代黄桂乔)、“自矢孤忠传奕祀,独担艰险奠夷民”(清代韩崶)、“诚敬两字贯日月,终始三代扶鸿钧……铭功钟鼎著竹帛,夫人盛烈古未闻”(清代谭敬昭)、“力专百粤群氛净,心护南朝一寸丹”(清代方寰)、“泽润苍梧怀百越,香流巾帼冠群英”(清代黄曙光)等。
比冼夫人早了一个世纪的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有“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的诗句。我们诵读上述歌颂冼夫人的诗句,可以非常真切地感受到身处南北朝的时危世乱中的冼夫人精诚爱国、维护江山一统的高风亮节和忠良之心。
更多回答:北宋时期,苏东坡贬琼居昌化(今儋州),期间曾经拜谒中和冼夫人庙,写有《和陶拟古·咏冼庙》一诗: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群疑。
庙貌空复存,碑板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母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余欺。
犦牲菌鸡卜,我尝一访之。
铜鼓葫芦笙,歌此迎送诗。
苏轼这首诗中形象地描述了了人民打着铜鼓、吹着芦笙祭祀冼夫人的热闹场面,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坚持一心报国,为国家统一龢民众的安宁,作出了贡献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欲作铭志”告慰乡亲父老对冼夫人思念之情的意愿。
又如明代文人吴国伦将冼夫人与花木兰比较,认为花木兰的功绩不如冼夫人。诗中写道:
昔闻木兰女,忠孝两不渝。
岂及冼夫人,名高绩尤殊。
木兰代父戍,功成仅完躯。
夫人代夫将,戳力扶皇舆。
吴国伦在诗中赞扬了花木兰忠孝双全,但认为冼夫人更了不起,木兰代父从军只是为了保全父亲性命,而冼夫人代丈夫领兵打仗保全的是国家的安全。
在粤西民间的冼夫人庙宇,一般除供奉冼夫人外,还供奉两位侍女——真君曹娥和使者木兰,曹娥为东汉人,孝女,木兰为北魏人,代父从军,都是忠孝节烈的化身,据说他们都是玉帝派来帮助冼夫人完成大业的。
在楹联方面,几乎每一座冼庙都会有一副赞颂冼夫人的楹联,不少冼庙还镌刻有碑文。这些楹联和碑文也都赞扬了冼夫人的功绩。建于隋朝的高州旧城冼庙门联写道:
威镇边疆流芳百世
恩施岭表纲目三书
清代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给高州冼太庙的对联是:
两郡显奇勋仰瞻巾帼英雄冠六朝百十年人物
群生蒙厚泽永冀神灵赫濯护五岭二千里江山
在一些碑文中,有些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如清朝雷协右营都司余飞在康熙十七年任官雷阳道,途经高凉地区,看到了有关冼夫人的事迹记载。
后来在其撰写的《诚敬夫人传略记》碑文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飞出自中山武宁之后,每中夜思兴,以不能光大前业为谦。追维夫人四世勋业,彪炳于梁陈隋之间,奂食于千百岁之后,继述之怀,正自难已……项生有云:夫人虽为蛮妇,其才略气节,即世所称,烈丈夫何以加焉。”
更多回答:北宋时期,苏东坡贬琼居昌化(今儋州),期间曾经拜谒中和冼夫人庙,写有《和陶拟古·咏冼庙》一诗: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锦伞平积乱,犀渠破群疑。庙貌空复存,碑板漫无辞。我欲作铭志,慰此父母思。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余欺。犦牲菌鸡卜,我尝一访之。铜鼓葫芦笙,歌此迎送诗苏轼这首诗中形象地描述了了人民打着铜鼓、吹着芦笙祭祀冼夫人的热闹场面,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坚持一心报国,为国家统一龢民众的安宁,作出了贡献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欲作铭志”告慰乡亲父老对冼夫人思念之情的意愿。又如明代文人吴国伦将冼夫人与花木兰比较,认为花木兰的功绩不如冼夫人。诗中写道:昔闻木兰女,忠孝两不渝。岂及冼夫人,名高绩尤殊。木兰代父戍,功成仅完躯。夫人代夫将,戳力扶皇舆。吴国伦在诗中赞扬了花木兰忠孝双全,但认为冼夫人更了不起,木兰代父从军只是为了保全父亲性命,而冼夫人代丈夫领兵打仗保全的是国家的安全。
 
标签: 古诗词 夫人
 
更多>同类茂名资讯
0网友留言、评论、咨询

网站资讯免责声明:
网站资讯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网站资讯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网站资讯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本站客服邮箱404493025@qq.com,将给予处理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茂名资讯
推荐茂名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  更多>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会员  |  免费发布信息  |  京ICP备0909608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