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景点,海南民族风俗
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 据历史记载,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远古时代,黎族同胞就在这块土地上刀耕火种,民族风情质朴、敦厚,长久以来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绚丽的织锦工艺著称于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严严实实的椰子树与槟椰树间,树的空隙间用竹篱笆围成小块菜地,各色蔬菜娇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过房前,让人有“走进山间别墅”的感觉。槟椰是黎胞走亲访友的贵重礼物,以数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指、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特色活动
海南民俗节庆活动: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习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区及西南部,现有人口130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族和布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传说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来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庆佳节,黎族男女要相互对歌或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每年农历“三月三”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纺织技术。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就是从黎族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技术。黎族人织的黎锦一般以黑、棕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花纹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子缠红色或黑色头巾,上衣开襟,布巾缚腰;妇女的服饰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们共同的服饰。
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海南岛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岛欢乐节”。
另外海南的节日还有:万宁文灯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海南热带雨林节、三亚国际啤酒节、三亚国际广告电视艺术节、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等。
海南岛重要赛事有: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世界小姐、世界先生等。
婚嫁习俗
“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是男女婚姻的组合方式。男孩长到十二、三岁,父母就会请媒人说亲,以门当户对作为选偶的基本条件,以五官端正、能工善针、通情达理、孝敬父母作为选择的主要内容。媒人到女方家的话题,都是郎君人才出众、品德兼优、家境富裕、慷慨大方、美满幸福等,三番五次撮合,使女方的父母悦心相许。
订婚后,一般到了十七、八岁就要结婚,由媒人征求女方家的意见,倘无异议,就由男方择定结婚日期,备好酒肉米等礼物送到女方家,送礼多在结婚前三天之内。结婚时,女方感到自己要出嫁,为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一般都要哭嫁,其内容都有一定的规律,最主要的内容是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哥妹的手足之情,也是姑娘对家庭的留恋。这真切的哭,涕泪横流,好象一曲幽怨的悲歌。
结婚时,新郎新娘不仅要穿着全新,就连脸面头发都要修茸一番,以示辞旧迎新,对新生活的向往。在婚礼那天由童男童女各一名给新郎梳头,并念贺词说:“一梳梳下头发光;二梳梳下成对双。”……念毕,在场的亲家同喊好,然后燃放鞭炮。这些军话地区结婚一般是坐牛车,迎亲的牛车要装饰一番,用木条绑起拱架,架上盖上红毛毯,搭架车蓬,车后挂一米筛,贴上“喜喜”字,拉车的牛一般要求红色的黄牛,牛角上贴上红纸,赶车的人要用“命好”的堂哥或表兄,牛车上坐有新郎新娘,另一架牛国坐陪郎陪娘。
方言
海南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社会。海南岛原先没有人居住,大约在3000多年前,古百越族的一支从两广横渡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岛,这就是今天黎族的祖先。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海南岛,带来了莆田话和闽南文化,促进了海南话的形成。后来,汉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逐步形成海南今天多民族聚居社会。经过历史演变,各民族的某些特征在不断被同化,但是作为本民族最基本特征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续焉。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
海南话(Hainanese),汉语方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汉语闽南方言,分布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琼籍华人地区,全球使用人口约一千万左右。全海南省有600多万人使用,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0%,是海南省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屯昌、澄迈等市县和陵水、乐东、东方、昌江、三亚、琼中、五指山等市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琼籍华人地区。在不同地方,海南话在不同地区,语音和声调存在细微差别,但不妨碍交流,文昌地区口音为海南话标准传媒,琼剧的标准唱腔,是海南话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汉语的许多鲜明的特征,对历史的纵深影响最大,是海南话传统汉语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传统汉语的许多鲜明的特征。海南话的书写形式是汉字,如何说就如何写,反之亦然,即说写一致。在语音方面,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具体情况如下:声母(24个),韵母48个,声调8个。
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黎族的语言有本地、美孚、加茂等5个方言。全省有110万人使用,是海南少数民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主要分布在琼中、保亭、陵水、白沙、乐东、昌江等6个自治县和三亚、五指山、东方3市。
临高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比较接近壮语。海南约有5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临高县境内和海口市西郊的长流、荣山、新海等地。
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方言系统,海南约4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儋州市北部、西部地区以及昌江、东方市的沿海一带地区。
军话属汉藏语系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系统。据史书记载这是古代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兵士和仕官留下的语言。海南约有10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昌江、东方、儋州、三亚的部分地区。
迈话属粤语方言系统,比较接近于广州话,主要分布在三亚市的崖城和水南地区,使用人数不多。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使用人数约5万余人,是海南苗族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保亭、通什等民族自治地区。
回辉话的系属目前学术界尚未定论。是海南回族的语言。约有6000余回民使用。主要分布在三亚回辉、回新两村。
村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跟黎语比较接近,使用人数约1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方、昌江两县的昌化江下游两岸。
客家话客家方言,三亚港附近的汉族水上、儋州那大地区居民使用。
此外,解放后特别是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以来,从大陆迁来海南的外地居民中,也有使用白语、客家话、潮州话、浙江话、云南话、福建话、上海话、北方话等语言的人群体。去参加海岛几日游就都差不多了。
更多回答:三亚这边的是南山寺、天涯海角、蜈支洲、西岛、呀诺达、大东海、三亚湾、亚龙湾、亚龙湾森林公园、槟榔谷、大小洞天;海南其它景区很多,如博鳌、兴隆、石梅湾等等,不知道的可以加本人注册名下面扣为你作答
更多回答:您好:
海南的景点以三亚最多也最好玩,可以直飞三亚。
三亚著名景点有:天涯海角、南山佛教文化苑、大小洞天、西岛、蜈之洲岛、南田温泉、亚龙湾森林公园、槟榔谷、呀诺达。还有很多出海潜水套餐,如东岛出海休闲一日游、皇后湾一日游、分界洲一日游,都是出海观光,烧烤,垂钓,潜水的休闲一日游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景点。三亚还有三大湾可免费游玩: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三亚必玩景点:蜈之洲或蜈之洲+南田温泉南山或南山+天涯热带雨林江诺达 坐豪华游艇出海潜水套餐
更多回答:一楼的复制也太多了吧 不过楼上那个问题也是太搞笑了 海南有什么景点你可以在网上看的 怎么写的都有 想了解的话可以过来旅游玩一下就知道了 别人说得再好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