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民俗作文600字 风俗习惯,不要太短

   日期:2025-01-16 16:06:21     浏览:457    评论:0    
核心提示:  海口人爱国爱琼,勤劳朴实,诚信善良,热情好客,礼貌重教,容纳百川。语言属闽南语系,多地方方言,在公共场合交流多用普通
  海口人爱国爱琼,勤劳朴实,诚信善良,热情好客,礼貌重教,容纳百川。语言属闽南语系,多地方方言,在公共场合交流多用普通话。喜食海鲜和大米,擅长海洋贸易而不治蓄藏,开放意识浓厚而多有传统信仰。喜听琼剧,远播东南亚沿海。民居多依山傍水而建,村庄四周均绿树环抱。穿戴整洁,色调柔合,外出劳动者多戴草帽竹笠,传统居民多

  在房屋顶上向阳坡中间垒一台面,其上放置一盆、罐,说能避邪,在门外的壁上一侧设置敬天香,祭祀神灵。

  海口除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活动外,另有独特的节日文化习俗,主要有:

  (1)军坡节

  军坡节是琼州官民纪念偶像的节日,最早是为纪念西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南越、在海南岛首设郡县而举行的节日,大约形成于东汉时期。以后又有纪念三国时期的武将关羽、陈隋时期的高凉太守冯宝之妻冼夫人,再后发展成为供奉的神灵和纪念祖宗的活动皆可称为“军坡节”。“军”与“君”同音,“坡”海南地方语有“君居之地”意,故也称“君坡

  节”,即纪念君子所居之地的意思。在节庆活动中,模仿军队出师的仪式称“装军”,整个活动期间均称“军坡节”。其中,以琼山区遵谭镇的军坡节起源时代最早,约在东汉;以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规模最大,地点在新坡镇,影响遍及海口城乡,至今长盛不衰。“军坡节”的内容又分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军坡节称为减性节(主要劝诫人们积德行善、谦恭仁和,故称减性);农历七月十五的军坡节称中元节(专门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服务的节目,如施舍饭菜、提供住宿、给予钱物等)。表演开始,随着指挥的一声令下,武队迅速分开,拉开架式,双双对打,乐队齐奏,龙腾虎跃,华灯齐亮,彩旗飘扬,热闹壮观,目睹者达100万人次以上,丰富和活跃了海口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

  (2)元宵换香节(换花节)

  海口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在府城流行换香。届时,城内和郊区居民不分男女,手里均握着一把燃烧的香火,与行人互换,并互祝新年安康幸福。也有人折街旁的榕树枝互换,称为“摘青”,意即祝愿人们像树木一样永葆青春。

  清宣统年间的《琼山县志》记载:“元宵府城妇女尽到总镇衙前折取榕叶之偷青,或燃香城门祀之以祈有子,孩儿则抚摸总镇衙前两旁石狮,以祷平安”。说明海口此风俗节日沿习久远,以后每年不断。每逢节日,人人聚集在大街小巷之间,无论认识与否,皆可互换香火,说几句祝愿之言。由此,也留下曲折奇离、娓娓动听的美丽传说。演变成了男女换香的节日。

  琼剧

  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琼剧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

  明《正德琼台志》:"迎春日,卫所扮装关王会游街,至十三日毕。集庙中演所装游艺机会之红。"《琼州府志》也说明正德以前,有演杂剧酬神赛会。

  《猥谈》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1755年续修的《琼山县志》称"正月下浣,乡民况抬本境之神,聚会饮酒,演唱土戏。"

  由此可见,在明未清初,已流行用土语演戏了,这土戏就是琼剧的前身。于后,它吸收闽南戏,广东潮州正音戏和海南民歌、道坛乐曲而逐步形成了琼剧,琼剧诞生后,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各县,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年),开始向海外和国内一些地区传播,雷州半岛也十分滚行,其后随华侨出洋流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地。现在南洋群岛还有一些班团在演出琼剧。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如《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四百多出;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如《空谷兰》、《断肠草》等一百三十多出。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总有一千五百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琼剧的行当角色起初只有生、旦、净、丑四个大行当,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才发展为生、旦、净、未、丑、杂六大行当。文戏的小生大都手执白纸小扇,以示文雅、潇洒。花生鼻梁只涂小块白粉,扇子往往插于颈间,脚多于前后左右伸缩,以表轻浮放荡。生、未登帐、升堂,往往踢开袍角,叠上碎步。武戏的开功属南派,使用铁、铜武器,还渗有杂技、魔术的表演。

  琼剧唱腔板腔分为"程途"、"中板"、"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等五大类。解放后还创造了一些板腔。

  公仔戏

  海南公仔戏又称木偶戏、傀儡戏或手托木头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种之一,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它的产生比海南大剧———琼剧还要早,故琼剧艺人称公仔戏艺人为“师兄”。

  海南在元代已出现手托木头戏。公仔戏的公仔(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初期的头部较小,约30厘米,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以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捧插入头部藏于体内。整体约宽八市寸、高一市尺半左右,后来偶的头部增大,约有40公分,眼睛改进为能转动,舌头能伸能缩。

  公仔戏早期只演武打“科白戏”,只有念白,没有唱腔,伴奏为锣鼓。清康熙年间公仔戏已形成“板腔板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为中板,演出剧目除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也有由本地艺人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这标志着海南的公仔戏已完全成熟。有自己的独特唱腔,用方言演唱,有自编自演的本土艺人队伍,伴奏音乐全部运用本土的八音乐器乐曲。

  解放后,公仔戏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得到不断的充实、发展和提高,成为内容丰富的综合性艺术。主要包括:

  偶像制作工艺、公仔戏之偶像是木雕工艺美术的杰作。公仔戏的偶像现今一般有20多种,角色比较齐全。

  偶像的表演由导演者在幕后操纵,导演者一手撑偶像中的主棒,一手撑偶手双棒,导演操纵偶像时,手与曲肘并用。操纵木偶的表演程式有手势左右摆动、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跑马、射箭、上下步、扇花、晃牛耳、打虎架、滚翻、跳跃、舞步、眼睛转动、胡须拂动,嘴张合、舌伸缩,手抓拿等约20种,根据剧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
 
标签: 海口 风俗习惯 民俗
 
更多>同类茂名资讯
0网友留言、评论、咨询

网站资讯免责声明:
网站资讯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网站资讯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网站资讯所载文章及作品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本站客服邮箱404493025@qq.com,将给予处理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茂名资讯
推荐茂名资讯
点击排行
申请链接  |  更多>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会员  |  免费发布信息  |  京ICP备09096088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