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干里不同俗。广西合浦的过年风俗习惯有这些:
大寒节:从这天开始,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合浦人称之为扫屋,上至屋顶,下至猪栏狗舍,无一不漏彻底清洁,被铺蚊帐,衣被鞋袜也要来个大清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大寒节过后百无禁忌,诸事适宜,扫屋的扫把一定要新的,你新买的扫把也不许随便放入人家屋里。轻者骂你一顿,重者你的扫把只有去垃圾桶里找了。
春节前合浦人喜欢做芝麻饼,糕点等甜品,一来过年食用,二可作为礼物送人。现在很少有人再 做这种辛苦又麻烦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物美价廉的水果饼干了。
大年三十:户户劏鸡,家家杀鸭,欢欢喜喜过大年,拜祖公祭品阉鸡一只,猪肉两块,三茶五酒,外加水果或南粉若干。合家大小齐齐跪拜,先拜祖公,后拜门官土地,农村的拜猪笼神和社王公。还有那些孤魂野鬼中的"五保户″也要拜下。一轮茶,三轮酒,口中念道:祖公保佑,做生意一本万利,读书的金榜题名,考上清华,北大。农村的养猪大过牛,养牛大过山。
是日家家户户贴对联门神,吃年夜饭,旧时无有电视机,饮醉了睡觉,不像现在有了电视还有手机,看了电视剧看春晚,然后守岁,到了十二点,抢在第一时间烧炮,烧得早福来得早,明年肯定行大运。
大年初一:初一留留不出门,部份群众有"吃素″习惯,这天亲友见面,互致道贺"恭喜发财″,见了老人说"恭喜添福添寿″,见了农民则说"五谷丰登″,"鸡鸭成群,猪狗满栏″, 对小孩说"肯高肯大″"会读书"。长辈还要给来道贺的小孩"封包″。是日醒狮队上街给各家各户拜年,道贺谓之闹新年。主家赠以封包致以谢意。当天垃圾不往外扫,意思是财不外流。
大年初二:走亲戚拜年,常乐习俗新姑爷去外父佬家拜年,叔公大伯每人猪肉一块,如果外父佬家兄弟多的,你起码要买上半边猪,才可解决问题。还要加上水果饼干芝麻饼两大篓。
大年初三:人称"穷鬼节″,不宜外出更不可以远行。到了年初四,,是迎神好日子,适宜探亲访友,大年初一不准扫除出外的垃圾,也可往外清除了。
过元宵拜土地公、“游神”和“点灯”活动。
北海市合浦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每逢春节、元宵等中国传统节日,客家人都会组织进行隆重而庄严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合浦县公馆等客家乡镇里,依然保存着过元宵节的古俗,每年的正月十二起,客家人元宵节的重头节目拜土地公的活动就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另外,白沙镇、公馆镇、山口镇等地每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期间,还会进行独具特色的“游神”和“点灯”活动。
“游神”是北海客家人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六会在白沙各街区进行游神,届时烹猪宰羊,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其乐融融,祈福一个大家族的人能在新的一年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点灯”则是客家人有着很悠久历史的传统元宵习俗,上一年新添子嗣的人家按传统在门口挂起一盏花灯,花灯会被收集到祭祀神灵的灯棚之下集中摆挂,“添灯”和“添丁”是谐音寓意薪火相传,人丁兴旺。
扩展知识:
合浦先民以采珠为业。对于渔业,合浦人有祭珠神、送顺风、酬神还愿、放船头的民俗。
更多回答:广西合浦过春节习俗:
城里人过春节喜欢烧鞭炮、张贴对联、横额和红色的“利市”,合浦乡村人更甚,尤其张贴“利市”,城里人一般只在门楣张贴,乡人还要张贴到灶头上、猪栏牛栏墙上和一 些农具上。除夕之前,乡人讲究将屋院里外打扫一新。有条件的人家盖新房,则尽量争取在春节前完工乔迁新居,图的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有些人家则对旧房子进行修修补补,或者砌个新灶什么的,预示新年到来万象更新,大吉大利。
除夕夜,在外打工或做生意的游子大都赶回来了,全家人欢欢喜喜地欢聚一堂,吃团年饭时,父母、兄弟、姐妹等围坐一桌,客客气气,常年在家者询问外面的见闻,外出者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边饮酒边娓娓道来,有时讲出某件新鲜事时,听者停下了酒杯,惊讶得睁大眼睛,脸上写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呆在乡下好无奈”的遗憾。在家的也会给归来的讲一些村里和亲戚家的情况,如村里什么时候换上了新稻种,增收了多少成稻谷,又如哪个亲戚娶了哪家女儿做媳妇、哪家女儿又嫁给谁等等。一家人就这样边饮边聊,融融洽洽,饮食时间没有限制,爱饮到什么时候就饮到什么时候,直饮到酒醉饭饱,面红耳热。但女人在席间一般不饮酒,更不能像男人那样泡蘑菇,她们吃饱喝足后要忙其他事前,如煮猪潲、喂猪,男人离席后,还要收拾桌面、清理剩菜残汤、洗涤碗筷等。
大年初一清晨,乡人有条件的大都穿上了新衣服,经济条件差些的也尽量穿得比平时整洁,一见面便互相恭贺新年,就算是以前相互间有过口角龃龉的,这时也会笑脸相向,向对方讲一些吉利话,老班人过去喜欢讲“今年好过旧年时”、“恭喜发财”等等,新辈人则喜开一些时尚的幽默:“今年你可要发了啊,看来想无发都几难哦……”、“好好好,阿龙公拜年大家一样,大家发……”小孩子则窜来窜去找大人拜年讨红包,兴高采烈、一个一个地点放提前买回来的爆竹,这里“叭”响一声,那边“噼啪”响两声。
这时的城镇成了“一片红”的世界,家家户户柱子、门楣上贴着红春联,骑楼前铺满了除夕夜和初一早上烧剩的厚厚一层红炮屑。大街成了“村佬会众”的场所,说这天是乡下人盛大的节日一点不错,只见人山人海,舞狮舞龙的、打功夫的、耍春牛唱采茶的、甚至舞白鹤的,以及卖烟花爆竹、卖酸辣小食、卖气球和小玩艺的……锣鼓声、吆喝声此落彼起,简直热闹成了一锅粥!有在街上碰见熟人亲友的,互相拱手作揖,恭贺新禧,略聊一阵,分手后彼此又继续在街上闲逛,没有目的,只图逛个高兴。直逛到日脚西斜,方兴冲冲赶回乡下的家。
按照规例,乡下从初二起可以串亲戚了。于是田间小路开始穿行朴素的感情,乡人拎着甚至挑着成担年糕、鸡鸭赶往亲戚家,其中有些是新姑爷携妻子去拜望岳父母的,当然有些是其他亲戚关系,如七姑八嫂什么的都有。
合浦农村人春节探望亲戚没有什么功利性,送红包也不必过于阔绰,一般三五元,超过十元则已相当令人眼热了。在家饮食时,倘有人上门,无论是谁都会被邀请入席,气氛很融洽。下午或晚上,乡人有在家看春节电视节目的,但也有人喜欢“斗地主”、“搓麻将”,哗啦哗啦,像在下一场春雨。
按旧时风俗,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乡人过日子的内容就是玩乐和休息,但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乡人一到初五便开始忙春耕了,出外打工做生意的,至多熬到初七初八,也怀着勃勃雄心走上了新一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