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中国东西的秦岭资源丰富,十四运的吉祥物“秦岭四宝”广为人知,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是,莽莽秦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这些矿藏对我们的工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九十年代我有几个朋友跑业务,经常提到一个名字“金堆城”,虽然在秦岭深处,但是那里的人多,经济好,业务比较多,从名字看就比较神秘。后来终于有机会去了一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金堆城位于渭南市华州区的秦岭南簏,与陕南的洛南县比邻,距西安170公里。我是从洛南保安镇一个沟道进去的,沿途和村里的老人家聊天,以前传说这里就是秦始皇埋宝藏的地方,结果金银没有找到,找到了钼矿。
金堆城正式的名字是金堆镇,古代时就有金矿,唐朝时因其向官府日进“斗”金,所以称“金斗”,后来改为金堆。因为四山环绕,形似城邦,又称“金堆城”。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有文峪河、栗西河、栗峪河、蒿坪河四条河流由北向南汇入南洛河。
建国初期,工业“以钢为纲”,陕西却找不到铁矿,难道“秦岭无矿”吗?直到1955年,在秦岭山中找铁矿的地质队员,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矿石标本,一路送到西安,经送检后确定为辉钼矿。
本来是找铁矿,却发现了一块为辉钼矿石。将矿石带到北京后,苏联专家震惊了:这是比黄金还稀缺的“灰金”,是国防工业合金钢的重要添加原料,可用于制造飞机、军舰、坦克、枪炮、火箭、卫星的合金构件。
于是,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抽调了一批人马,开进秦岭采矿,在深山里他们辛勤奋斗了几十年。2006年9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陕西华县金堆城为“中国钼业之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钼深加工和科研基地,钼系列产品占世界钼市场份额的8%左右。
我们一路青山绿水,走向了金堆城。金堆城有寺坪和石可两个生活区,我们晚上就住在石可,这里有学校、医院和工人俱乐部。
小镇干净卫生,没有工业区的脏乱和喧闹。我们住的旅馆,就在这里矿业工人的后代经营的,东北人,说现在矿区现代化开采,需要的人少了,好多员工现在都住在山外,所以这里虽然有大片的住宅小区,但是很多房子都空着。
话是这样说,其实晚上到夜市吃饭的人还是很多,很热闹的。这个夜市的位置很有意思,横跨文峪河之上,有几百米长,里面各种南北饮食种类丰富。
我们找了一个桌子,在这个摊位要些烤肉,那个摊位要碗面条,喝酒聊天。时值八月,夜色凉如水,吃完饭,沿着河堤小道悠悠然地走回旅店,吹着山风,非常的惬意。
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往寺坪方向走,一路经过了好几个厂子,昨天只是听说,现在才真正进入生产区。
前行不久,就看见一个巨型矿坑,一眼几乎望不到对面,令人惊叹。路边有几个修路的工人,说是看矿坑全景要到旁边的观景台。
沿着旁边的小路一直爬高到观景台,这里还有一个小广场,有钼矿介绍牌。原来这座矿坑也是连绵的山脉,由于这里的矿藏覆盖层浅,适于大型露天开采,经过几十年的采掘,就形成这样巨大的矿坑。
矿坑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深度160米,是亚洲最大的全露天开采矿山。
这竟然是一个人造天坑!
金堆城矿区的设计很不寻常,这里交通不便。按常规说,大型矿区应该有铁路配套,但是这里远离城市和铁路线,50年代这里还有残余的土匪。
当时的负责人张富民徒步百余公里,踏勘矿区通往陇海铁路的最佳通路。现在看来,在深山峡谷中建厂的建设方案,布局合理,为以后金堆城钼矿得以加速开发和顺利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们从这条路出来走242国道的时候,坡陡路窄,深刻地体验到交通的不便,但是沿途景色确实不错,只是大车比较多,要注意安全。
寺坪旁边还有二龙潭等风景名胜,二龙潭大小水潭几十个,其中最有名就是青龙潭和黄龙潭,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很多驴友也选择从这里爬草链岭。
秦岭的宝藏,不只是我们看到的青山绿水,还有我们看不到的巨大矿藏,秦岭,我们的父亲山,是一座伟大的山。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 探索 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