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针注射后有肿块怎么办
1、热敷法: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侵入60摄氏度的热水中,取出拧干覆盖在硬结部位,温度散发后更换,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持续7-10天,也可以用热水袋持续热敷,但要注意外面包上毛巾,防止烫伤。注意:不能刚打完针就热敷,这样不但不能促进药物吸收,还会有诱发针眼感染的危险,所以必须2小时后进行。而且硬结形成久热敷是毫无用处的,所以只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土豆法:取新鲜土豆,洗净后切成1.5-2厘米薄片,覆盖于硬结处,持续30-60分钟,每天4-5次。如果面积较大或者症状较重,可把土豆磨泥,用纱布裹好,敷于患处。注意: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先将土豆用热水加热1-2分钟。注意预防:注射完毕后只能用手指压迫棉球止血;不能揉。要两侧臀部交替注射 ,分小剂量注射。避免使用油剂。
3.药物湿敷
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用纱布湿敷可以达到消炎止痛、增加吸收的功能。
4.湿润烧伤膏涂抹法
湿润烧伤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炎、止痛、促进愈合等功效,将其涂抹于创面,并配合红外线的照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可帮助减轻损伤,防止感染。
二、打针有肿块的原因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是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现在天气变化快,空气污染大,难免会生病,生病了严重时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治疗方法,见效快。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但是有时候肌肉注射完第二天会出现肿块。因为肌肉注射的原理是药品溶于组织液后,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循环到全身,解毒并保护新陈代谢,肿块肯定是没更好的吸收药物。当然吸收不好的原因也很多。
肌肉注射形成肿块的原因:
1、血管破裂,深部血液逐渐吸收、机化,形成硬块。
2、药物刺激,有些药物不能被及时吸收而滞留在局部,对局部产生化学性刺激,引起组织增生而出现肿块。
3、注入不易吸收的药物,油剂比水剂难吸收,如维生素D3注射液、油剂青霉素等。注射深度不够易起肿块。
4、注射部位不正确,药物注射在皮下组织,药物很难进入血液,局部药液很容易形成肿块。
三、打针的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7)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注射。
(8)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液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9)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生坏死。
四、怎样护理肌肉注射的孩子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三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